股票配资杠杆平台哪个好 商品日报(2月12日):烧碱再度重挫 国际油价大幅下跌

发布日期:2025-02-18 15:41    点击次数:150

股票配资杠杆平台哪个好 商品日报(2月12日):烧碱再度重挫 国际油价大幅下跌

  新华财经北京2月12日电(郭洲洋、张瑶)国内商品期货市场2月12日跌多涨少股票配资杠杆平台哪个好,其中集运欧线主力合约涨超3%;沪银、国际铜、沪铜主力合约涨超1%。下跌品种方面,烧碱主力合约跌超5%;SC原油、高硫燃油主力合约跌超4%;玻璃、LU、对二甲苯、BR橡胶、PTA、液化气、原木、豆油、纯碱、棕榈油主力合约跌超2%。

  截至12日下午收盘,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收报1427.17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7.09点,跌幅1.18%;中证商品期货指数收报1960.37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1.45点,跌幅1.08%。

55ac4df8f271493ebc17fe3aa6c72584.png

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日内走势图(来源:新华财经专业终端)

  集运欧线午后止跌大幅回升贵金属韧性较强沪银涨超1%

  市场情绪整体回落,国内商品期货多数走跌,集运市场多空分歧较大,集运欧线主力合约13日盘中波动剧烈,午后止跌大幅回升,终盘以3.58%的涨幅再度领涨商品市场。集运指数在前期连续上涨后,推升价格的驱动“航司宣涨带动运价触底”预期与基差修复动能已基本完成定价,目前市场焦点转向对3月涨价实际兑现度的验证。在国投期货看来,集运市场后续走势的核心矛盾将聚焦于装载率走势,若节后复工加速带动2月底货量超预期回升甚至出现爆仓甩柜,则盘面或重启挺价预期交易;反之若囤货效果不及预期,盘面可能存在一定压力。据一德期货调研了解,今年长约的签订数量可能不及往年,表明将有部分货物重回即期市场且已有货主表示将运输计划分散至全年,因此传统航运市场季节性走势将继续弱化,随着下游陆续复工复产,预计需求端将逐步改善,船商涨价落地的概率较大,且对比去年盘面估值来看,集运指数中短期或维持震荡偏强走势,风险点主要在于实际运价上涨幅度不及预期,需密切关注基差收敛情况。

  贵金属延续偏强震荡,沪银主力合约13日收盘涨超1%,沪金也收涨0.46%。隔夜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CPI数据超预期,反应出美国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加,市场对年内联储降息预期明显转鹰,但贵金属市场凸显了较强的韧性。金瑞期货表示,近期特朗普的政策为市场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关税政策使得市场对通胀、美股盈利以及美国经济前景存在担忧,带来大类资产的动荡,利好贵金属避险属性。此外,地缘冲突风险再度升级。两者共同作用下贵金属因而受益表现偏强。预计短期内市场不确定性仍将为金银价格提供利好,关注白银补涨行情,但需警惕买盘高位获利了结后的回调风险。

  烧碱连续三个交易日大幅下跌原油系商品全线回落

  2月13日,烧碱主力合约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大幅下跌,以5.51%的跌幅领跌国内商品市场。节前市场对供需错配的预期较强,推动盘面快速上涨,下游积极备货,导致节后需求释放缓慢,液碱大幅累库,对盘面形成压制。据隆众资讯,截至2月13日,全国20万吨及以上液碱样本企业厂库库存47.31万吨(湿吨),环比上调5.02%。此外,当前氧化铝需求增长有限,非铝需求表现较弱,当前市场情绪低迷。但中信期货认为,当前需重点跟踪需求兑现进度、现货价格和上游库存情况。若非铝企业抵触高价烧碱、氧化铝厂备货无法缓解上游库存压力,2505合约下行风险增大;若氧化铝企业再次集中备货、非铝企业旺季需求改善等利多因素释放,进而推动上游顺利去库,则2505合约仍有反弹机会。

  美国降息预期减弱、地缘局势有缓和预期叠加美国库存增加,国际油价在隔夜市场下跌,今日国内原油系期货全线回落。具体来看,截至2月7日当周,美国EIA原油库存增加407万桶,超过市场预期;美国通胀数据超出预期,债券交易员将美联储下一次降息的押注推迟至12月;此外,据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通电话,讨论乌克兰局势等问题。多项利空因素共同施压,油价应声回落。中信建投期货表示,当前供给的减量,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可能的减量就在于俄罗斯,美国与俄罗斯的开启谈判,若和谈成功,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边际放松甚至解除,减量则可能回归。原油市场可能进入偏弱震荡格局,美国对伊朗的态度仍悬而未决。

  此外,今日玻璃主力也显著下跌,收跌3.64%。节后浮法玻璃成交情况偏淡,库存持续累积,据隆众资讯,截至2月13日,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6310.4万重箱,创去年10月以来新高,环比增加4.92%或296万重箱,同比增幅达21.03%。光大期货预计,正月十六之后部分深加工企业将陆续开工,玻璃刚需有望回暖。短期玻璃基本面驱动不足股票配资杠杆平台哪个好,但市场对后期更多地产政策的预期,在情绪上支撑玻璃市场心态。后续关注政策力度、下游深加工企业复产节奏及终端需求复苏情况。